他是集团化办学的先行者,成功的将东环教育集团打造为全市名校;他是脚踏实地的改革者,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将职业学校转危为安;他用自己挺不直的腰杆(他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多年),挺直了两所学校的脊梁;他用无我的人格魅力,感动着两所学校的师生团结向上。他就是焦作市东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兼冶金建材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康新芳。
面对挑战,他永恒不变的是忠诚担当
他以悦纳的情怀和卓绝的胆识发展了一所学校、盘活了四所学校。
2009年他调入了焦作市东环路小学,当时的东环小学还是一所农村小学,他以悦纳的情怀丰厚了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通过五年的时间把东环变成了一所大规模的优质品牌城市小学。现在“悦纳”已经成为东环的文化品牌。
2011年恩村三街学校因南水北调整体拆迁,我区对恩村三街的群众和学校师生进行了调研,让他们决定学校,他们共同选择东环路小学。对此,他以勇于担当的精神顺利完成了恩村三街学校的接收工作。三街师生在东环路小学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家长感觉到了东环路的教育品牌力量。
2015年山阳区提出了“实施教育名区战略,打造山阳教育品牌”的教育发展战略构想,实施了“以名带新、以强带弱”集团化办学策略,以快速形成更多的优质学校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当时的新城学校和北环路小学,都面临着招不到学生,办不下去的困境。为此,组织上再次想到了他,决定把这两所学校与东环路小学组成一个新的教育集团。对他来说,几所学校的校情、文化、结构,师资都有所不同。他深知前路不易,但他坚信,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办法,他要用最短时间将几所学校以“悦纳”文化为载体共同发展,凝聚力量,深度融合。就这样,他怀揣着梦想,带着东环三个校区的所有老师走上了集团化成长之路。
现在依然清晰记得当时北校区一年级只招了四名学生,南校区只招了30名学生,面对如此情形,他在心里无数次告诉自己,如果开不了这个好头,做不好集团化办学的首次招生工作,那么集团化办学会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带着班子成员不分昼夜研究招生策略。于是,东环首次出现了——他带领老师们多次走进南北校区招生辖区深入宣传,以东环的品牌和东环教师的奉献精神,让更多老百姓了解学校。就这样在全区招生时间截止时,出现了生源回流的招生奇观,南校区破天荒的招收了四个班,北校区破天荒地招收了41名学生。山阳教育人无不为他竖起大拇指。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只用了四年时间,南校区由开始的10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1400多名学生,北校区由原来70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450多名学生。这其中饱含着他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考、无数次亲力亲为的实践、无数次强忍剧烈腰疼的坚持……是他以自己独有的教育情怀、忠诚的教育担当让厚重的文化、优美的环境、一流的条件为东环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7年7月,组织上再次找他谈话,让他兼任冶金建材高级技工学校的校长,这对于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他清楚的知道,尽管东环已经步入正轨,但是与他理想中的学校依然有着一定的距离,他依然需要全身心投入。而技校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技校的现状基本上是百废待兴,这无疑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深思熟虑之后,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自己作为一名教书育人者,面对挑战,应迎难而上!
于是他临危受命,兼任了焦作市冶金建材高级技工学校的校长。这是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近几年来招生数量不断滑坡,教师工资难以为继。面对种种困难,面对新的领域,他以公而忘私的胸怀、再次创业的勇气,又一次踏上新征程。
面对困难,他永恒不变的是迎难而上
第一次踏入焦作冶金建材高级技校的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年久失修的教学楼,荒草遍布的操场,再看看老师们精神不振、人心涣散。从教师队伍到教学设施,从生活条件到校园建设都存在不小的难题。怎么办?他经过许多不眠之夜的反复思索和可行性论证,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心中萌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他想到就立即行动起来,无数次废寝忘食,以校为家,忘我地工作。他用我心无我的付出感动着技校的每一位老师。一位与他一起出差的老师记下了他忙碌的一天:
2018年6月5日,下午3:00开去区教育局参加校长会,会后5:30召开技校中层干部例会,6:30赶往火车站,7:00踏上赴北京的火车,在火车上他,顾不上吃饭,研究各种资料,一直到火车熄灯,借着窗外闪烁的微光,开始与这位老师商量明天到北京的行程和学习事宜。12:00他才带着满身的疲惫入睡。第二天早上5:10到达北京站,开始了新一天的奔波。这一天,在北京市辗转四条地铁线历时5个小时;白天12小时全程无休,参观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京东大学产教联盟大会,与昌职段校长交流办学经验;这一天,他的三顿饭是火车上的方便面和学校餐厅的工作餐;这一天,焦作冶金技校成为全国职业院校京东大学产教联盟理事单位……
大家都说他太累了,但他还笑着说:“如果不发挥不要命、不要脸的校长精神,这个学校怎么办好呀!”这种“不要脸”的校长精神恰恰诠释了他的教育信仰、他的开拓进取、他的艰苦创业。现在,学校校企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先后吸引到深圳凯旋教育集团、广东卓瑞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先后投资650余万元用于实习楼的改造,实习实训设备的购置和新专业的开发。
技校重新焕发了生机,处处呈现着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面对教师,他永恒不变的是传递力量
在学校老师心里,他永远都是那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好校长。有他,大家心里就踏实无比;有他,大家就会觉得无所畏惧;有他,大家就有一种无形的向上工作动力……大家不为别的,就为了对得起这个自己忍受着病痛折磨但仍然把笑脸、关爱与希望传递给大家的康哥。
记得他没去技校的时候,每天早上,无论老师们来得有多早,总会看到在校门口对大家微笑问好的他。他的笑容如早晨的阳光,能让老师们充满激情地工作,能让孩子们认真踏实地学习,能让家长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他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校老师,他们也开始用实际行动为学校奉献自己。
面对自己,他永恒不变的是心中无我
他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腰部长年疼痛,不能完全伸展,在技校不到两年时间,他已经先后几次住院,每次他都是是医院里最不遵守纪律的病号,除了输液时间,医生基本找不到他。有一次因为多年患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眼部综合症红膜睫状体炎症几乎看不见东西,去医院治疗时,医生检查了他的症状,生气地告诉他:“你怎么让发展到这种程度了才来,你要是再不好好治疗,你会瞎掉的!!”他只是无奈地说:“一定配合治疗!”但是,在工作上一言九鼎的他,面对医生,却是一个最不讲诚信的病号,医生看到他这种忘我的工作态度,也被他深深地感动了。
隐忍病痛坚持工作是他的常态。有多少次因为忙碌奔波坐在车上就睡着了,有多少次下车前因为腰部疼痛,必须用手顶着座椅,顶几顶才能下车。身边的人都劝他休息休息吧,但是他总是说“不要紧,现在怎么能休息呢?那么多事都需要去思考、去筹划、去落实,哪有时间休息呀!”爱人看到他如此拼命的工作,心疼得不知哭过多少次,流过多少泪。可是他依然只以“工作”为己任,为了学校的发展,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失。
学校这几年成绩不少,论功劳数他大,然而各级各类奖金,他从没有拿回家一分,全部奖励给了老师们。评先进,不仅自己不参评,还动员其他领导不参评。这次参与感动中原人物评选还是教育局点名让他参加,需要他提供照片时,他还说:“我哪有时间去照相,算了吧,不参加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没有办法,老师们只好按照要求找专业人员给他p出这张符合要求的正装红底照片。他的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东环和技校的全体教师,老师们都铁了心跟他干!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约定——不能辜负他们唯爱与奉献予人的好校长。
面对成绩,他永恒不变的是再接再厉
他的忘我付出和智慧管理,使东环和技校都在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荣誉。东环小学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河南省青少年科学素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河南省研学旅行实验学校、河南省第七届健美操锦标赛第三名、河南省少儿舞蹈教学成果展演优秀节目奖、连续三年荣获山阳区教育质量一等奖等荣誉。2017年12月,技校被评为河南省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学校,技校的学生在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他个人独到的教育见解先后在教育期刊上刊登数篇文章,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焦作市劳动模范、焦作市支持少先队工作优秀校长,焦作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个人,他连续三年荣获山阳区最佳校长称号……2019年他被评为山阳区唯一的功勋校长。
面对一连串的荣誉,他常说:“荣誉只是对我们过去付出的额外奖赏。在教育这条路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就,我们唯有弓背前行,才能不负教育、不负岁月、不负信任、不负使命。”
有一种追求叫挑战,有一种付出叫担当!他带领教师们行走在追寻教育理想的路上,他永远都是老师们心中敬重、钦佩的好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