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砥砺前行——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葛根会
发布日期:2020-12-01 09:20 信息来源:总工会

不论从事环卫工作,还是从事人大工作;不论担任环卫处党委书记,还是担任人大办公室主任,他都能恪尽职守、履职尽责,以一颗赤子之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葛根会。他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市容环卫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河南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根”植环卫,扮靓城市

他是环卫事业“孺子牛”。 在环卫处工作期间,葛根会常说:“环卫部门的重头戏在一线,在大街小巷,因此,我们的办公会议也可以开在现场。”他始终坚持跟班作业,同清扫工一起加班加点、一起清扫保洁。特别是夏季瓜果大量上市期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难度和清扫垃圾量都会急剧增加,他都是每天起早贪黑,一天下来工作长达12小时以上。哪里最脏最累最难管理,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夏季,他几乎没睡过午休;冬季,当人们正在睡梦中时,他已在凌晨3时出现在马路上,与清扫工人一道开始了新一天清扫、保洁和管理工作。

他是现代环卫“开拓者”。 葛根会刚刚到环卫处时,环卫设备陈旧,制度不完善。要提高环卫水平就必须坚持政治工作优势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作为环卫事业带头人,他要当好现代环卫的开拓者。在人事制度上,彻底打破干部工人界限,实行全员聘用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多劳多得、奖勤罚懒、权责利相统一的办法,将全区道路清扫保洁按其繁华程度、人口流量、作业难易等,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责、权、利挂钩的“四定一挂”承包模式;在垃圾转运方面,实施建筑垃圾清运承包经营、生活垃圾定量定耗清运,不仅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而且还节约了经费;在技术创新上,在全市率先进行了垃圾中转站自动化改造,实现了由人工控制到数控操作的转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隐患。

他是环卫工人“贴心人”。 葛根会对环卫工人有着至纯真情,在抓管理的同时,注重职工的切身利益。他感到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得到的报酬不成正比,他坚持在收入分配上向一线岗位倾斜,连续三次为职工涨工资;为垃圾清运车辆司机购买第三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综合险;为全处临时工购买了工伤保险;在全市率先为300余名符合条件的临时工办理了养老保险金;每逢职工有病有困难,他都亲自前去帮助、看望;每年春节,他都要到一线慰问环卫职工,并向困难职工送去节日礼品和慰问品。葛根会就是用他对工人的爱心,更是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个环卫工人。他手下的所有工人从不因为累活脏活发牢骚,都认准了一个理:一心一意跟他干,再苦再累也心甘。  

知难而上,有“会”不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根据组织安排,葛根会离开了环卫处,来到了区人大常委会任办公室主任,他把在环卫处的良好工作作风带到了人大办公室。他立足人大办公室实际,抓制度,堵漏洞,重激励,不断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办文、办会、办事能力。出色完成了人大常委会各类文件的起草、把关;广泛深入调研,多篇调研报告在上级人大获奖,撰写的《关于加快山阳区北部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建设开发利用的方案》在全区“工作改革创新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办公室信息投稿量和采用量均在全市处理前列,连续两年被省人大评为先进单位。他作为党支部书记,坚持以“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法履职”为主题,突出“三个一”工作法抓党建(一个基本,党建基本内容;一个关键,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这个关键;一个表率,党员立足岗位做表率),人大机关党支部作为全区党建观摩点,受到了市委组织部长的肯定。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南水北调绿化带和城中村征迁过程中,葛根会为了征迁攻坚工作,不仅要挤时间承担区人大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就连年迈多病的父母住院,总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能抽出专门时间去陪护,但面对征迁群众,畅通无阻,无论什么事情,随叫随到。他随身携带一本工作日记,不仅记录着征迁政策、工作流程、各个时间节点要求,更要认清入户调查了解的每一征迁户的详细家庭情况,以及社会关系,对征迁工作的态度,意见和实际诉求等,在弄清每户的具体情况后,一户一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门别类排出所分包户的难易顺序,建立工作台账,有的放矢,选取突破方向,集中主要精力,确保一举成功。在搬迁过程中,总是冲锋在前,冒着炎热酷暑装卸成吨的煤球、沉重的车床和机器设 备等,身上的白色衬衣被汗水、油泥浸泡成了“雪花泥衬衣”,也在所不顾,在拆迁关键时刻,贾某某拆卸三四楼的彩钢梁、彩钢瓦大棚,为了争取时间,急需用电,当得知这一情况后,他急群众所难,多方联系调运到一台发电机,二话不说立刻投入战斗,赢得了拆除时间。队友们纷纷表示,有他在啥都不难,啥都能解决。

平凡的事业中因为有了不平凡的业绩而折射出了伟大意义,平淡的人生中因其有了不平淡的创造而阐释了精神真谛。葛根会用拼搏、用信念、用勤劳、用汗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奋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