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0 发布日期:2018-10-17 09:46 信息来源:发改委

  关于山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8年9月22日在山阳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崔占有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关键之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区深入学习、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的背景下,我区深入研判形势,统筹调度、综合施策,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区域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6亿元,增长5.0%(扣除中铁十五局二公司搬迁影响,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145万元,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7.8亿元,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4亿元,同比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8亿元,同比增长12.1%;进出口总额完成8835万元,同比增长6.48%。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支出7397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71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91,同比增长9.3%;空气优良天数204天,同比增加33天,上升19.3%;PM2.5平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微克/立方米,降幅7.5%;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着力强化项目支撑,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开展“质量效率法治”落实年活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山阳区“放管服”改革3个专项工作方案》,开展了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启动实施了“三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辖区新增市场主体4358家(户),增长38%;山阳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人口净流入的县(市)区。

  强化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将招商引资放在推动发展、应对挑战的核心位置,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推进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出台了“优于江浙沪,引领中西部”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山阳区企业上市和挂牌交易奖补细则》等一系列政策,以制度设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民生证券、方正证券、中银证券、中信保诚保险和焦作方舟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先后成功落户山阳。全年引进省外境内项目71个,项目总投资138.82亿元,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含上年引进项目今年到位资金)48.23亿元,同比增长7.6%,为年度目标48亿元的100.5%,省外目标完成率居四城区第二位。实际利用外资3060万美元,占全年任务100%,位列四城区第一。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利用拆迁腾空土地,重点发展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电子商务、高端金融等商贸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利用跨境电商平台,重点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投资6500万元建立焦作金融港,吸引北京资产管理360、省银企应急转贷中心、商家帮等多家公司入驻,开展业务运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扶持作用,成功设立3亿元规模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基金。建立科技三项经费“拨改投”机制,设立了一期5000万元的科技投资基金。辖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项目建设平稳增长。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跟到底”推进机制和“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管理制度,扎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中原路北延和焦作市苏蔺水厂工程(一期)两个省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完成投资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7%,实现我区省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弘正·文汇苑、弘正·家园、城中村集中安置小区一期、卢亮沟户外出发营(汽车露营地)等10个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6.3亿元,同比增长58.4%;投资12.3亿元的焦作共享生态汽车后市场产业城项目、投资10亿元的焦作市新零售产业综合试验区项目、投资2.8亿元的燃气采暖壁挂炉项目、投资2亿元的年产200吨镁合金焊丝100万套高强镁合金压铸件项目、投资1.8亿元的年产2万吨宝珠砂项目全面推进。全区9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5亿元,同比增长154.2%。项目发展呈现出后劲倍增、持续向好态势。

  产业集聚加速推进。一是特色商业区发展加速。突出特色,多措并举,围绕商贸零售、建材家居、电子商务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提升集聚效应。丹尼斯扩建、简美家居、金融港、新华保险等项目顺利投入运营,中原银行、民生证券等金融机构快速入驻,中关村在线E家科技馆对外公测营业,VR体验及二次开发项目开工建设,现代服务业项目有新突破。特色商业区被授予“二星级服务业两区”。二是产业集聚区扎实推进。积极破解发展瓶颈,全面开展“管委会+公司”管理运作体制,深入推进集聚区创新工作。利用山阳投资公司和信达担保公司发展集聚区投融资新模式;全面规划集聚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将集聚区发展与北部沿山旅游经济带、南部药王庙特色旅游街区建设充分融合,打造“大健康”特色产业集聚区;明确方向,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集聚区发展奠定基础保障;着力化解改造“僵尸企业”,实现了荣格、中晶碳素的“腾笼换鸟”;镁合金焊丝、蛹虫茶等一批高端产业入驻,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集聚区招商项目40个,落地16个,其中10亿元项目2个,实现了集聚区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零突破,其中,投资12.3亿元的“共享生态汽车后市场产业城项目”已开工建设。与网易考拉、海仓科技、赛伯乐基金等知名企业战略合作,成立了全市第一支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基金,规模3个亿,未来5年内将培育引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2000家。

  (二)着力加强城市建设,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全域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由原来的“一村一策”提升为“连片推进、打包融资、对接央企、投资+施工总承包”的棚改“山阳模式”,以市场竞争方式设立长短结合、信用额度足、资金利率相对较低、使用灵活的打包融资大棚户区改造基金,有效破解了区级政府受土地、规划制约造成的融资难题,取得中旅、中原等银行的巨额授信额度,为实现政府主导的棚户区(城中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农村农业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三秋三夏、秸杆禁烧、防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任务。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2家,辐射带动农户1000多户。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力点,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格局,随着南山路、新丰一街、凤翔路等项目完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城市提质创造“山阳速度”。依法依规科学制定征收补偿标准,一个月的时间一举完成了7个城中村3908户征迁任务,全年圆满完成苏蔺水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中原路建设、绿色廊道建设、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六大工程7553户410万平方米的大棚改征迁任务,实现了当年大突破,正朝着三年大提升、大变样、大跨越迈进。通过棚户区改造不仅解决了大批遗留问题,还在大规模征迁的同时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真正达到“大设计推动大征迁,大发展带来大稳定”的良好效果。

  市容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推进燃煤污染治理,全面取缔燃煤散烧设施设备、全面加强散煤监管、加快清洁能源替代,2017年完成“煤改气”、“煤改电”2.8万户;推进扬尘污染整治,狠抓施工现场监管,对全区在建建筑施工工地以及南水北调绿化带、城中村、中原路、黑臭水体等拆迁工地严格管控,确保达到“六个百分之百”“两个禁止”要求;实施全城清洁行动,彻底清除道路、背街小巷、楼院等卫生死角;做好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对辖区主次干道落实机械化清扫、冲洗、洒水等措施,确保抑制道路扬尘;开展破损道路、黄土裸露治理,完成辖区49处3万余平方米的破损道路、黄土裸露硬化、绿化治理任务;开展重污染天气及企业错峰生产工作。制定了《山阳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山阳区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明确行业范围、企业清单、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确保采暖季错峰生产减排达标。二是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涉水企业日常监管、推进畜禽养殖业进行搬迁取缔工作、推进加油站油罐防渗改造工作,实现全区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三是巩固北山治理成果。创新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和村集体经济共同参与、群众长期收益的治理与开发模式,有效推动北山生态保护常态长效。投资10亿元的承享生态园一期开园营业,投资6亿元的全省唯一一家汽车营地主题文旅项目——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基本竣工。启动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黄龙山休闲康养项目

  (三)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就业与社会保障保持平稳。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活动,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继续推进创业孵化园建设,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2017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436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4350人的102%;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圆满完成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接收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提高了城市低保金标准以及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低保对象和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

  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建成了东环路小学北校区教学楼,启动了第二、第三幼儿园整体拆除重建工作。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全力打造名师团队,教育工作成绩斐然。

  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完成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合并工作,全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44716人,参合率位居五城区前列;免费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18个,服务覆盖率达到86%以上。面向全国开展“创新焦作药王杯特色疗法选拔赛”,推动康养产业发展。

  基层文化更加普及。9个街道综合文化站、43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广泛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彩纷呈。“百姓文化超市”已全覆盖,区文化馆实现免费开放。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全力推进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工作,先后启动了东焦作、万方桥、春源、凤凰、工字路、丰收、华盛和宏兴8个社区服务用房改扩建项目。全面启动了五星级社区创建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叫响了艺新办事处“一站二室一中心一平台”服务中心、定和办事处“社区微治理”、新城办事处“百姓说事点”、焦东办事处“老魏工作室”等一批服务品牌。在全市率先完成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基本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

  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如何增强政策措施研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如何更加有效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等都需要认真总结,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改进。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强化法治维护稳定,着力改善民生补齐短板,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山阳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更具活力实力魅力,积极打造城区发展新高地,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三、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狠抓项目建设

  继续深化“四个一”项目部制推进机制,全力落实“五包”责任制,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精准服务。注重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增长与发挥投资效益的有效结合,坚定不移的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年安排重点项目56个,总投资283.6亿元,本年计划完成投资56.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2个,总投资126.0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29.3亿元;续建项目24个,总投资138.2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26.9亿元。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焦作苏蔺水厂(一期)项目、中原路建设项目、山阳区政府城中村改造安置小区拟列入省重点项目,卢亮沟户外出发营、弘正文汇苑等10个项目拟列入市重点项目。紧盯投资12.3亿元的焦作市共享生态汽车后市场产业城项目、投资10亿元的焦作市新零售产业综合试验区项目、拟投资35亿元的百间房特色小城镇项目、拟投资10亿元的远大文化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促使项目尽早落地、投产达效。狠抓联审联批、协调服务、要素保障、稽察监管、督导提质等关键环节,服务好新开项目,督促好在建项目,解决好困难项目问题。

  (二)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按照“三产带优二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郑焦融合发展机遇,全面推进集聚区建设速度。一是加快推进集聚区现有企业的达产达效工作,推进恒艺纺织、金结化工、瑞驰变频等现有规模以上企业扩产达效,在产能和经济总量上有大的提升。二是利用集聚区在旅游通道的节点优势,充分利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和沿山绿化的自然风光,建设一个以汽车营地、红色教育、运动体验、休闲旅游、文化展示、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北部沿山旅游示范项目。三是升级改造集聚区综合服务楼及标准化厂房等资源,建设创业孵化服务中心、集约式办公场地、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平台,为各阶段创业者提供相应的物理空间。四是积极探索对“僵尸企业”进行“腾笼换鸟”,建立集聚区企业的进退机制,引导柯如、鼎力等长期停产、无市场竞争力企业退出集聚区,引进贵爵光学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入驻,支持恒艺纺织、金结化机、瑞驰电子等现有规模以上企业扩产增效。五是建成110千伏变电站、燃气管网等配套设施,为企业生产和项目入驻提供保障。

  (三)加快推进特色商业区建设

  以促集聚、凝特色、提服务为着力点,积极创建三星级省服务业“两区”,力争进入全省先进序列。围绕提升特色商业区承载能力,在高铁片区的黄金地带,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高技术服务业、高端商贸服务业,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抓住南水北调绿化带规划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的契机,加强招商引资,利用腾出的土地发展城市综合体或商业体,拓展特色商业区商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华融大厦、森一大厦、宏业商务中心、嘉隆国际等商务楼宇,强化服务,优楼留商,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提高楼宇入驻率、企业注册率和税收贡献率,促进空间集约利用和服务业集聚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引进知名服务业品牌企业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服务业,增加现代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推动业态升级,发挥区位优势和已有的商贸、金融、家居、电商等产业优势,发展网络经济,培育“互联网+新零售”、“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家居”、“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

  (四)大力推进招商引资

  提高站位谋划招商项目。围绕“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项目工作思路,在基础设施项目谋划上要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在产业项目谋划上要注重转型发展,在民生项目谋划上要力求补足发展短板。以高铁片区、中原路新财富大道为重点,积极引进培育科技含量高、爆发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新业态、新产业,加快推进经济大提升、大提速、大发展。

  坚持精准引进项目。探索建立公司化、专业化招商机构,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招商团队。持续创新完善落地项目分包机制,推进资本市场招商和存量资源招商,加强驻点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主动对接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央企、名企等战略投资者。建立外出挂职制度,持续选派优秀科级干部赴经济发展最前沿驻点挂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升级包装项目。围绕“三区两带”建设和旧城改造、电子商务新型业态,积极依托我区东部成熟地块、企业外迁机遇、城中村改造等加大运作力度,谋划包装招商项目,根据我区产业特点和优势互补原则,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招商重点,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突出引进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和新型业态。

  (五)加大生态保护

  强化节能降耗工作。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工业效能赶超行动,提高全民节能意识。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强化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督促电力企业完成燃煤机组改造,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从源头严格控制新建高耗煤项目。继续做好“煤改气”“煤改电”工作,确保完成省定清洁取暖改造任务。

  加大环境攻坚力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环境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实现大气、土壤、水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深化治理,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完善环境监管平台,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提升全区水、大气环境质量。

  全面细化环保治理。坚持“精准、精确、精细”治污,坚决巩固“散乱污”企业治理成果,持续强化扬尘污染防控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严格管控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面源污染,实现大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强力实施水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开展实施净土行动,分类实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环境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保障农产品和人居环境安全。科学合理制定2018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计划,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污染源头治理,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度。

  (六)提升城市化水平

  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恩阳路、站南东路、恩华路等道路建设。启动和平街、成丰路等“断头路”“卡脖路”打通工程。力争东苑路北延、长恩路北延、西经大道(人民路—城际铁路南)等道路开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全力配合南水北调绿化带、中原路、黑臭水体、苏蔺水厂配套管网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完成李河城际铁路南侧水生态工程征迁、南水北调总干渠验收工作。

  加快城市改造提升。树立城市经营理念,探索自我增值、自我积累、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路子。继续按照“打包融资、政府主导、连片推进”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强力推进墙北村、山阳实业公司(牛庄村)、李河村3个城中村2046户的改造工作。要千方百计强化资金保障,加快与洛阳银行、农发行、国开行等机构的深入对接,建立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长短结合的融资保障模式。进一步加快征迁改造垃圾处置和清运工作,保障土地挂牌出让有序进行。全面推进文汇苑、弘正家园、恩村三街、金山路、墙北以及山阳实业公司安置点建设。

  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结合城市“双修”和“四城联创”,全力改善市容市貌。做好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联动整治工作,大力推进环境净化、绿化亮化、立面整治、供暖供气等重点工作,高标准完成2条以上背街小巷和1个以上示范街区的提升提质工作,高标准完成1条以上主干道沿线标识景观的规划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强化环境卫生治理,不断创新环卫保洁模式,集中解决城乡结合部、各类市场、城中村等重点部位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等突出问题,建成达标街区2条以上。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完成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谋划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南水北调两侧和北部山区绿化,建成10.6公里干线公路绿色廊道,完成植树造林2300亩,提高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推进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小张河以及南水北调主干渠、截洪渠综合整治等生态水系建设,着力形成“四河两渠润山阳”的靓丽格局。大力培育“旅游+康养+体育+文化+农业”等新业态,加快推进承享生态园二期、黄龙山休闲康养项目等旅游康养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三利达健康休闲运动产业园、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精心谋划一批集生态、休闲、体育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项目;加快山阳故城遗址片区开发,建设汉文化与水文化融为一体的5A级文化休闲旅游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和休闲需求,积极开发田园乐趣、特色采摘等农业休闲旅游。。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提升品质,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扎实做好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困境儿童救助、流浪乞讨救助等工作,形成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智慧养老。妥善做好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工作。依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教育名区”战略;按照“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思路,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优势,合理统筹教育资源布局,通过“以强带弱”、“盟校同行”等手段,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更高质量的均衡发展。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启动一所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实施“十百千”工程,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精细管理,打造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放大“教育+”模式的效应,围绕教育发展定位和外延,完善教育、文化等项目产业链条,推进教育经济发展。结合我区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引进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民办幼儿园、民办学校,满足辖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全科医生团队服务覆盖面,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新机制。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各类公共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巩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消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害,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建设政府主导、功能完善、便捷高效、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强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以“百姓文化超市”为载体,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实施文化馆免费开放、戏曲进校园、周末大舞台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富有山阳特色的群众文艺品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城市建设;抓好信访稳定、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民族宗教、应急管理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

  2018年,我们要在区人大的支持、指导和监督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确保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