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区2017年1—2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7-03-19 10:23 信息来源:山阳区财政局

一、财政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96万,较上年同期增长13.7%,增收880万,完成预算的13.2%。

1、分部门情况

国税部门组织入库区级税收收入2355万,较上年同期增长56.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2.3%。

地税部门组织入库区级税收收入3380万,较上年同期下降13.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6.4%。

财政部门组织入库区级收入1561万,较上年同期增长58.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1.3%。

2、分结构情况

税收收入累计完成5735万,较上年同期增长5.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6%。其中:主体税种完成3017万,较上年同期增长7.8%,占税收收入的52.6%;小税种完成2718万,较上年同期增长3.3%,占税收收入的47.4%。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561万,较上年同期增长58.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1.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705万,同比增长51.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08万,公共安全支出599万,教育支出4127万,科学技术支出189万,社会保障支出1217万,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295万,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62万,农林水事务支出154万,住房保障支出228万。

二、2017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抓好财源培植,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一是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全面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建设,努力创造优良投资发展环境。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统筹政府资产和资源积极搭建平台,推动投融资平台公司做实资本、做大资产,支持鼓励企业及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

三是继续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事项,设法整合统筹财力增加发展投入,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

四是坚决落实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和申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大力淘汰去除落后产能,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增收节支,大力提升财政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收入征管。积极分析收入形势,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加强主体税种、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继续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机制,严格非税收支预算管理,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强化税费征缴监管,提高非税收入征缴水平。

二是狠抓制度完善和规范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把财力集中到保工资、保正常运转、办民生实事、解发展难题上来。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及时按照上级规定足额安排各类民生经费。

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政策对接衔接,积极主动申报,大力争资立项,确保项目资金落地,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四是服务全区重点工作和项目建设。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污染围城、黑臭水体整治、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城中村改造、社会安全与稳定等重点工作,全力协调资金支持中原路北延、林邓线绿色廊道建设、老矿山厂开发等重点项目。

(三)抓好民生改善,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制度实施,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和政府对各种社会保险补贴投入,支持困难群体创业就业。

二是继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强化教育经费保障,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优质公平发展。

三是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覆盖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四)抓好财政改革,提高公共财政理财水平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紧跟国家财税体制改革步伐,精编细编财政支出预算,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进预决算、三公经费公开。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二是完善区办财政体制。及时出台相关办法和意见,进一步理顺区办之间财政分配关系,调动发展区域经济、加强财源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增强财政支出绩效。强化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拓宽评审领域,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依法编制采购预算。

四是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管理机制,严格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