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09-03-14 09:15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2009年3月14日在焦作市山阳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山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郑秋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突出重点,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区GDP预计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00万元,同比下降10.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66亿元,同比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97亿元,同比增长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1亿元,同比增长3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4元,同比增长13.3%。


      ——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2008年,全区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7个,完成投资12.6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6个。山阳国际商城一期、苏宁电器、奥斯卡影城等三产项目建成开业;汉河电缆二期、金纬化纤三期、天方彩印、中鸿钙业扩建等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嘉隆国际公馆、华融国际大厦、金桂苑商业广场、摩登市商业街高层等一批在建项目进展顺利。金源国际广场、博大世纪华庭、丽景新天地、沃尔玛等项目的前期运作工作取得新进展。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顺利通过省发改委审批。同时,围绕国家政策筛选、编制运作项目50个,总投资达44亿元。


      ——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两个涉农办事处新上项目32个,完成投资6.5亿元。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个,实现年产值4800万元,增收65万元。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新建“农家店”6家。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4108人,实现就地安置和转移就业4078人。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村,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开展了路面硬化、河道治理、排水管网整修等工作。完成水土保持林、生态廊道、经济林3000余亩,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张庄村被省、市两级命名为生态文明村。认真开展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年来,区政府举办了山阳区首届商务楼宇推介会、山西楼宇招商会,组团参加了“第三届杰出华商大会”、“中博会”、“中国特许展”等大型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探索委托招商模式,借助中国华商协会、河南贸促会的招商平台和外商资源,向外推介招商项目。2008年,全区引进市外境内项目38个,总投资23.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3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引进省外投资项目24个,实际到位资金9.5亿元。利用境外资金934万美元,同比增长16.8%,居五城区第一。争取政策性资金3185万元,有力支持了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统揽全局,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维修了东苑路、和平街等17条道路;硬化背街小巷、居民楼院270余处;新建、改造城中村居民旱厕和公厕8000余座;美化沿街围墙楼体116万平方米;搬迁和规范洗车行等特殊行业103家;栽植绿化苗木34000余株。充实城市管理队伍,新增城市管理人员80名,加强对三种经营的治理力度,取缔了和平街、东二环路等4个夜市和恩村三街、建设东路等12个马路市场。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招聘1000余人充实环卫保洁队伍。加强环境保护,强化对排污单位的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辖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财税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财源建设,扶持利税大户,强化财税征管,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完成17178万元,同比增长44%,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2.4%,居六县四区前列。12家企业年纳税额达500万元以上。河南建业、南通远大等7家企业年纳税额超1000万元。宏达公司、青岛汉缆、三和利众等新的纳税大户已经形成。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优抚救济、科教文卫等资金投入稳定增长。部门预算不断完善,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年采购385次,节约资金159万元,节支率11%。全面开展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工作,核减金额69.8万元,核减率为15.1%。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民医保、安全饮水、实施教育质量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等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省、市级文明单位。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团结互助、扶贫救困的良好风尚,为5.12地震灾区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公开选拔57名教师充实教育队伍,培训业务教师3000余人次。投资300余万元,对29所学校设施进行了改造。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督政工作顺利通过检查验收。狠抓文化市场整治,取缔无证书摊和音像摊点20家,查缴非法出版物2800余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了太极拳、健身秧歌比赛和山阳区第三届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活动,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加大审计力度,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审计,累计完成审计项目67个,促进了各项资金的规范、节约使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社区服务实体25家,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命名为省级示范中心。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区新增就业631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76人,其中“4050”困难对象再就业13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严格落实社会保障政策,4700人享受城乡低保,全年发放低保金711万余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对9400余名受灾群众、困难学生和432个困难家庭开展了社会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22.6万元,抚恤金259.5万元。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个行政村参合农民3.3万人,参合率达94.8%,报销医疗费155万余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监管,积极排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全面开展了病媒生物防治和公共卫生专项治理,确保了辖区安全文明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展开。


      ——民主法制与稳定工作得到加强。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2件。加强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区工作,修订、废止规范性文件174份。开展了“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律七进”活动,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全面落实部门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国家赔偿和行政复议制度,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加强廉政建设,强化源头防范,加大行政监察力度,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扎实推进平安山阳建设,逐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切实加强信访稳定工作,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达100%,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双拥共建、人防、工商、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我们面临各种挑战,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来,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区等荣誉称号180多项。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在全省50个城市区中,排名由22位上升到17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以牛炎平同志为区长的政府班子科学决策、沉着应对、努力拼搏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驻山阳单位、企业、部队官兵、干警、离退休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为山阳经济发展殚精竭虑、辛勤努力的同志们,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三产新建项目开工少,运作项目进展不快。受城市规划的制约,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大项目和大企业少。由于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调资和社会保障、教育、城市建设、医疗救助、卫生防疫等刚性支出增多,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发展的办法,出台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及主要工作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率先在全省城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开放型经济大区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强化三产,壮大工业,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4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8亿元,增长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6亿元,增长11%。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达到10.75亿元,增长16.2%。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经济强区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以大项目为主;能源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一起上,以高科技项目为主。严禁新上污染项目。今年,全区投资千万元以上新建、续建项目46个,总投资81.7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23.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4.1亿元。三产项目37个,总投资77.6亿元。按照“运作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效益”的原则,抓紧抓好项目工作。


      突出抓好建成项目。对去年建成的16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逐个深入实地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使工业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商务楼宇广泛吸引客商入驻,形成新的增长点。


      继续抓好在建项目。对20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续建项目,深入施工现场,搞好服务,帮助业主抓住当前建筑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条件,加快工程进度,力争早建成、早见效。


      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对于今年拟开工建设的醇基燃料、豫信机械、中晶防弹玻璃等26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建立工作台帐,明确责任单位和开工时间,实行领导分包,跟踪督查落实,确保如期开工。


      抓好项目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国家今明两年的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政策和市政府确定的6大支柱产业,立足比较优势,积极做好项目编制、争取、申报和招商工作。对已上报的50个项目,明确责任,盯紧盯死,争取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项目建设考核办法,明确任务,严格奖惩,扎实推动项目工作落实。继续实行项目建设定期观摩点评、督查通报,坚持“月检查、季认定、半年考评、年终兑现”的工作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21%以上。


      (二)以发展商贸业为主线,做大做优第三产业
      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建设商贸强区为目标,发挥优势,增强活力,繁荣发展第三产业。


      突出发展商贸商住业。加快新安路商业步行街、“1898”休闲娱乐街、和平东街餐饮娱乐街的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服务特色、文化特色的品牌商业街区。开工建设欧凯龙、华融国际水岸、丽景新天地、博大世纪华庭、华景国际等项目,积极推进金源国际广场、沃尔玛超市等项目落地,做好钢材市场搬迁和山阳商城二期建设前期筹备工作,培育一批人流物流高度密集、集聚效应充分发挥的新商圈。服务好建业·森林半岛、远大南北苑等项目,打造一批精品高档房地产景观项目,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质量。


      大力繁荣楼宇经济。以远大财富大厦、林源大厦、宏业商务中心和金桂苑商业广场、华融国际大厦、嘉隆国际公馆等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电子信息、公司总部、咨询、中介服务等产业企业群入驻,逐步形成一批区域性现代物流楼、中介楼等特色商务写字楼。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药王庙、山阳汉城等景点文化内涵,完善餐饮、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逐步形成旅游产业体系。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塑造靓点,提升山阳知名度。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在巩固发展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代理制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家政、保健等社区新兴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三)以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壮大工业经济
      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所在、动力所在。牢固树立工业富区理念,积极整合资源,坚持项目带动、科技兴企,提高工业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超前谋划,科学定位,精心编制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建设详规。积极做好园区土地储备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通一条南北大道。实行优惠政策,鼓励街道办事处、部门和园区互动发展,引进一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


      推进企业战略重组。重点促成贝格耐火与方大集团的合作事宜。不断壮大骨干企业,扩大科瑞斯达LED项目规模,开工建设汉河电缆三期,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加大技术创新和科企对接力度。推动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强与清华科技园、郑大化工学院等知名高校的联系沟通,帮助企业借专业机构的技术研发能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作为硬指标、硬任务来落实,完善节能减排检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监督管理,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坚决淘汰高能耗产业,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


      认真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针对31家重点企业和46个重点项目,制定实实在在、操作性强的服务措施,完善激励企业加快发展的税收奖励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与企业共渡难关。


      (四)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突出招商主体,创新招商方式,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突出重点招商。积极组织参加各种节会招商活动,重点搞好沿海发达地区的招商推介工作。瞄准沿海和境外资本,针对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知名品牌开展招商活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上取得新突破。


      强化企业招商。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商活动,立足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基础设施、现代服务开展招商引资。以市场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在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中快速膨胀,做大做强。


      创新招商方式。全力推进政府招商,不断完善项目库。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和以商招商,形成政府推动、园区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招商引资格局,努力实现政府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的互动共赢。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致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培植三利达公司、山阳绣庄等创汇企业,完成对外贸易经营企业备案登记25家。


      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投诉办理快速反应机制,对客商的投诉限时办结,保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加大对阻挠施工、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我区经济发展保好驾、护好航。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针对投资者的不同需要,量身定做服务内容,做到规范、主动、超前、全方位,切实为投资者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务。


     (五)以农村城市化为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以城市化理论发展农村,快速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惠农政策的机遇,鼓励农村、农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点抓好李贵作、中马村、寺河、苏蔺等七个示范点建设,帮助其搞好规划布局,培育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专业化、规模化主导产业。大力扶持畜牧水产养殖业,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各类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抓好苏蔺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推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制定全民创业优惠政策,培育新型务工农民、产业农民,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深入开展“送技能、送岗位”下乡活动,对农民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就地安置和转移农村劳动力2700人以上。


      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抓住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机遇,重点抓好定和、小庄、恩村、墙南等各村安置小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加快巡返庄园、祥瑞小区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光亚、瓮涧等城中村改造。继续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实施村庄绿化,整治村容村貌。认真抓好郝庄、李河、李贵作等8个村的道路、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一村一室”的要求,完成标准化农村卫生室建设。对农民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建成一批“乡风文明”样板村。


      (六)以创卫工作为载体,提升城市品位
      按照统一规划、多元投资、建管并重、完善功能的要求,不断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深入开展创卫工作。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继续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扎实开展三种经营、行业“七小”、特殊行业整治等活动。对卫生保洁不到位,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脏乱差容易回潮等问题,高度重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防止反弹,确保创卫成功。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华宝路、修武路等14条区管道路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区管道路市政设施的完好率。加大协调力度,力争开工建设中原路、和平中街桥改造工程,完成“村村通”建设任务。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健全城管、环卫制度,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开展数字化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卫生清扫公司化经营模式,营造环境优美、整洁有序的城区环境。


      (七)以增收节支为目标,实现财税工作新突破
      牢固树立财政收入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组织收入为主线、以增加财力为核心,开源节流,提高财政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


      大力培植财源。树立经营财政理念,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和强化服务,进一步壮大骨干税源,努力培植新的增长点。


      依法强化征管。开展税源普查,实行纳税户籍动态管理和重点税源监控,强化企业税收评估和征收,进一步营造公平税赋环境。完善财税收入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财税收入口径监测分析新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组织收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目标的实现。


      推行依法理财。加大非税收入监管力度,确保政策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及时入库。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范围,加大政府采购管理和改革力度,深入开展项目评审和绩效评价工作,强化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证工资发放、法定硬性支出和十件实事等重点支出,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预算支出,适当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缓解财政压力。


      (八)以拆迁安置为重点,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性工程,穿越山阳区段8.48公里,占用土地3600余亩,涉及8个村,需安置居民2900余户,10000余人,拆迁房屋44万平方米。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要求,9月底前必须完成焦作中线工程城区段的征迁安置工作。要切实明确南水北调城区段的工作任务,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摆上议事日程。细化责任,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目标,认真组织,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加大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拆迁赔偿、安置等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澄清底数,逐户逐人进行核查,建立清晰台帐,做到人口登记不漏人,实物登记不漏项。加快安置小区建设步伐,加强监理,保证工程质量,切实建成让群众满意的安居工程。本着对国家、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资金管理与监督,及时兑付各类赔偿、安置资金,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利益,确保南水北调房屋拆迁、土地移交、居民安置等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九)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力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构建和谐山阳,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切实办好十件实事。1、投资1000万元,完成对二十五中、二十六中、太行东路学校、解东一小等学校改造任务和学校防雷设施建设。2、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95元,将人均月补差由52元提高到60元。3、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个社区服务中心和16个社区服务站的办公房建设。4、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5、完成冯河、庙河、李贵作等6个村的“村村通”工程。6、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加快农民就业转移,全年培训3000人,转移就业90%以上。7、筹措资金40万元,为全区婚育青年提供免费的婚(孕)前培训、婚前检查、孕前监测检查和含叶酸营养素增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8、完成荒山绿化及植树造林9840亩,创建林业生态区。9、投资44万元,完成动物检疫监督体系建设,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10、开展家电下乡工作,对农民购买国家指定类产品,按销售价格的13%予以补贴。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实施教育质量奖,巩固双基成果,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高中和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山阳科技信息网”为载体,进一步加快全区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提高重大疫病防控能力。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强化计生服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认真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创省级先进文化区。


      不断完善保障体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重点解决好失地农民、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消除零就业家庭。认真组织实施社保扩面安民行动、权益维护亲民行动,切实保障民生。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灾民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相关制度,实现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救助,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规范管理和使用爱心基金,及时救助困难学生和特困群众。


      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作用。加强安全执法,强化对学校、建筑工地、公共聚集场所、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搞好应急预警服务,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大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信访工作,落实领导接待、领导包案、干部下访制度,强化信访责任,畅通信访渠道,认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平安山阳”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继续抓好人民武装、人防、残疾人事业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要求,必须坚持不懈的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两转两提”活动,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管理政务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建设学习型政府。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观念,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国家、省、市的方针政策同我区实际相结合,增强科学决策和为民服务能力。坚持调查研究,把发展的热情同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统一起来,做到指导工作不违背规律,推动工作不脱离实际。


      建设服务型政府。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切实为社会、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管理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能。认真执行区委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协的监督,及时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强化法律服务,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不断提高依法治区水平。


      建设责任政府。规范决策程序,完善重大问题集中决策、专家咨询、公开听证制度。建立指标科学、内容明确、奖惩分明的考评体系。推进绩效评估,强化督查职能。推行重大工作预安排和专项督查制度,完善限时办结和行政问责制,确保政府工作高效运转。


      建设廉洁政府。坚持从严执政,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2009年挑战和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任务。让我们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克难攻坚、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