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7-03-16 09:45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3月8日在山阳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山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建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务实重干、克难攻坚,较好完成了区九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着力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8亿元,是2011年的1.46倍,年均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亿元,是2011年的1.67倍,年均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2亿元,是2011年的2.51倍,年均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亿元,年均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2元,是2011年的1.55倍,年均增长9.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41元,是2011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0.5%。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0.5:54.3:45.2调整为2016年的0.4:31.7:67.9,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着力抓招商推项目,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放在促进转型、加快发展的核心位置,采取措施强力推进。成立了企业家协会,聘请13位招商顾问,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制定出台了《山阳区招商引资差旅费接待费管理暂行办法》《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等制度,激发了全区上下抓招商、引项目的主动性、积极性。对重大项目成立专门团队,全程参与、全程服务,推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365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4.5亿元,其中2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2亿元。锦绣公馆、龙源湖商务中心等10亿元项目建成投用。建业公园里、远大未来城、中弘名瑞城、盛业清华园等96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中晶纳米、力合节能、恒艺纺织等25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投资30亿元的吾悦广场新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交易规模过百亿的“汽车后市场中关村在线产业互联网综合园区”等大个头项目签订合作协议。五年来,新引进市外境内项目513个,实际到位市外境内资金412亿元。

(三)着力建平台促集聚,转型提升步伐不断加快。坚持强基固本,内联外引,优化环境,多措并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特色商业区。完成了扩规调整,突出发展商贸零售、建材家居、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主导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怀庆府电商基地入驻企业41家,建成全市首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集聚银行、保险、证券机构44家,形成了多层次、便捷化的金融服务网络。投资5.75亿元的简美美家国际家居博览中心建成营业。投资5亿元的丹尼斯扩建、投资2亿元的科艺小区等项目进展顺利。2015年被评为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2016年各项指标实现翻番达到省二星级标准。

产业集聚区。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项目承载能力,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落地开工。规划二路、三路、八路等园区道路通车,初步形成“四纵四横”路网体系。完成了天然气和供水管网建设,110千伏变电站即将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的年产50万套弓弩箭项目投产。投资10亿元的承享生态园一期建成。投资2.1亿元的酷风乐器试生产。河南火马文化创意园投入运行。投资6亿元的巡返大庄园一期完工,二期正在建设。投资7000万元的南山路通车,实现了巡返大庄园、黎明脚步公园、承享生态园互动发展。五年来,新入驻企业37家,累计完成投资33.1亿元。建成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三利达、力合节能新三板挂牌上市。2016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6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税收1.44亿元,同比增长65.3%。

(四)着力统城乡强城建,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将城市改造作为城区经济发展的“引擎”,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力推进。

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开工建设了贝格、科艺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创新工作方法,成立了“一委一组一办一中心两公司”,实行“六统一保”城中村改造政策,强力推进征迁改造。将20个城中村分批打包,积极与中国中铁、中建八局等央企对接,探索实施投资+施工总承包的方式建设安置房。与浦发、广发、光大、邮储、交通等银行进行了深入沟通,加快设立城中村改造基金步伐,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中村改造提升工作。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南水北调农村段绿化工作。拆除100余万平方米附着物,为太极体育中心、郑焦城铁、焦作海关、黎明脚步公园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建成做出了积极贡献。开展“双违”集中治理,拆除违规建筑80余万平方米,为城市发展腾出了空间。南水北调绿化带安置房建成25.6万平方米,在建8.02万平方米,为绿化带征迁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原路、黑臭水体整治、公路绿色廊道、苏蔺水厂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投资5.5亿元,建成文汇路、新丰一街北延、龙源路东延等道路和城区热力、污水管网。投资2160万元,实施了101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林业生态建设3.78万亩,新建游园12处,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6%。瓮涧、龙源湖夜市等6处疏导区建成投用,亿祥东郡、公园南门等6处疏导区正在建设。

农业农村工作持续推进。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辐射带动农户1000多户。李河村4100人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投用。圆满完成三秋三夏、秸杆禁烧、防汛等工作任务。

(五)着力开展精准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一手稳增长、调结构,一手抓环境、保生态。强力实施大气污染整治,严格控排、控煤、控尘、控车、控油、控烧,抓好重点时段大气污染应急应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圆满完成了9·3阅兵、上合峰会等特殊时期的空气质量保障任务。扎实开展北山治理,关停5家证照到期采石场、5家非法采矿点和50家非法矿产品加工点,北部山区生态逐步恢复。狠抓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清运垃圾130余万方,取缔废品回收企业146家,治理土小企业81家,取缔涂装场所79家,城乡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积极开展“双创”工作,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持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省级文明城区、省级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检验收。

(六)着力实施共建共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投入,优化服务,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教育名区战略扎实推进。投入1亿元,建成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新城学校,完成了9所学校运动场改造、3所学校教学楼重建和4所学校乡村少年宫建设。教育信息化网络体系建成投用。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强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实施廉洁招生,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校长管理、社会评价的良好格局。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增就业2.7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5年4次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260元、120元提高到450元、280元。建立了80岁以上老人月补贴制度,为4489名高龄老人发放补贴1447万元。实施了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全区低保对象和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新农合参合率始终位居五城区前列。

卫生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中星、新城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执行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了二孩政策,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认真落实计生家庭优生优惠政策,卫生计生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群众文体生活丰富多彩。举办全民健身文化节等活动,开展“文化下乡”工程,启动了百姓文化超市建设,建成了9个市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示范点,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七)着力提高治理能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聚焦满足群众需求,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重点推行了年度实事承诺办理、无假日社区服务等机制,基层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消防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检查监督常态化,消防与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平稳。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监管水平全面提升。组织开展了人防异地疏散演练,群众安全应急意识不断增强。建成城区首家省级Ⅱ类避险避难场所,并顺利通过验收。强力推进“一村一警”和社区警务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着力防控非法集资风险,千方百计减少集资群众损失,守住了风险底线。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强化依法处置,及时解决和回应群众的诉求,全区信访形势持续稳定。

(八)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行政服务提质增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事项,取消4项、调整79项、承接上级移交13项行政审批事项。30家单位的1272项权责清单、运行流程图印制成册,并向社会公布。实行 “三证合一”,落实“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政策,激发了市场活力。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履职用权。强化政府决策合法性审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办理人大建议135件、政协提案339件,办复率达到100%。加强政务公开,关注网络舆情,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先后出台《进一步加强区政府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街道办事处主要经济工作综合排名考核办法》等制度,开展了重点工作“比比看”、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治理等活动,政府系统的工作效能持续提升。    

双拥共建、民兵兵役、民族宗教、应急、审计、统计、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省最具投资价值先进区等国家、省、市级荣誉。

各位代表!

过去的五年,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山阳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关心支持山阳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各位代表!

五年的奋斗历历在目,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把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与区情实际紧密结合,上下齐心,砥砺前行,才能实现山阳的转型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造、创业动力,才能在创新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必须坚持为民宗旨,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坚持狠抓落实,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之以恒干事创业,才能破难题、快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优。全区工业以装备制造、机械、化工等过剩产业为主;三产以商贸零售、建材家居等传统产业为重,缺少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型产业、新兴业态。二是环境制约加剧。环境容不下、资源撑不住、发展保不了的问题愈发突出,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任务异常艰巨。三是城市承载力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不到位,部分区域环境卫生有待改善。四是行政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干部不敢担当、不会担当,思想认识、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适应。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全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思路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压力,更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一是政策利好不断叠加。中央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政策连续稳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发展机遇更加彰显。随着《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等政策的出台,作为郑州大都市区次级中心城市的主城区,将借势享受中国(河南)自贸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政策红利,郑州部分产业转移也将为我们带来发展的新契机。二是发展优势持续集聚。焦作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都为山阳招大商、上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正在实施的中心城区三年提升工程,城中村和南水北调绿化带提升改造、黑臭水体整治和中原路建设,都将为山阳发展带来配套功能更加完善的优势,必将进一步集聚要素,提升承载力、吸引力。三是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通过污染围城整治和中原路、苏蔺水厂等重点工程拆迁,锻炼了队伍,凝聚了力量,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坚定信心、精准施策,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积极应对复杂局面,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九次党代会、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一个统领”,狠抓“四项载体”,按照“三产带优二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推动改革创新,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城市改造步伐,强力推进生态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积极打造城区发展新高地,勇当焦作跻身“第一方阵”主力军。

主要目标任务是:

打造创新焦作的动力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为建设“四个焦作”作出新贡献。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融资、城中村改造等工作方式方法,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壮大创新主体。

打造富裕焦作的核心区。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北部,充分利用岗坡低效地,积极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型工业;建设特色商业小镇,开发低密度高档住宅和大力引进发展现代高端医疗、健康养生等产业。中部,大型购物商场、高档宾馆酒店、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机构等传统服务业资源丰富,多措并举推动商贸、商务、餐饮等多业态复合化、联动式发展。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和楼宇经济、新型商业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南部,依托市图书馆、科技馆、太极体育中心等场馆资源,发展太极文化旅游、品牌教育和高成长性服务业,培育发展创新创业区。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在塔南路与人民路交叉口的黄金地带,打造机构、信息、人才、资金聚集的“金融集聚区”。

打造美丽焦作的示范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开创山阳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借助“太极故里、山水焦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美丽产业。突出规划引领,创新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保护,努力为山阳人民提供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良好生态环境。

打造平安焦作的首善区。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各项民生事业,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全力做好“平安山阳”创建工作。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严格落实消防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必须放眼长远,立足当前,牢固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跨越发展的使命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以抓转型、促发展、做示范统揽全局,明确主攻方向,抓住关键环节,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往直前,在迎接挑战中把握机遇,在转型提升中加快发展!

 

三、2017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关键之年,扎实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责任重大。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节能减排、环保等完成市定任务。

今年我们将以“一赛一节”为工作主线,紧盯目标、强化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注重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增长与发挥投资效益的有效结合,坚定不移的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安排重点项目96个,计划当年完成投资100.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1个,计划当年完成投资44.4亿元;新开工项目37个,计划当年完成投资56.2亿元;运作项目28个,努力实现新突破。

明晰产业定位。提前谋划、统筹规划全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规划,科学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特色商业区,规划建设现代新型商业综合体,谋划引进爆发力强的高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和电子商务、产业互联网等新型业态。产业集聚区,着重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预期好的现代装备制造等项目,持续壮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

完善推进机制。实行“四个一”项目部制分包机制,全力落实“五包”责任制,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精准服务。建立《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台账》,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工作任务,确保项目引的进、落的下、建的成、发展好。每季度组织一次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比活动,实行季度观摩评比与年终综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严格落实各项奖惩机制,推进项目加快建设。

优化发展环境。贯彻“发展为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理念,不说“不能做”,多说“怎么做”,只设路标,不设路障。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全程领办、代办。坚决做到“有事必服、无事不扰”,及时有效地为投资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务,用政府的服务效率,换企业的发展效益。严厉打击违法阻工行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二)精心招商选资,积蓄发展后劲。招商引资是增添发展后劲最有效的抓手,也是扩大投资的主渠道。围绕“一赛一节”,节前抓洽谈、节中抓签约、节后抓落地,集中引进建设一批龙头型、科技型、基地型、品牌型“四型”项目。确保实现全年利用市外投资115.6亿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259万美元的目标。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家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强化政企资源共享,促进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按照积极推进、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搭建“一带一路”综合性服务平台,引导、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领导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县级领导干部眼界高、能力强、人脉资源广的优势,分包街道办事处和具体项目,积极走出去开展精准招商。坚持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解决,全力参与组织招商引资工作。

承接产业转移。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落实和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抢抓北京、上海、广东、郑州等地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对接承接企业外迁,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互利共嬴。

(三)加快载体建设,增强发展动能。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促进集群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特色商业区全力服务“引金入焦”工程,引进更多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企业,培育层次分明、错位竞争的金融市场体系。确保丹尼斯扩建项目建成投用,启动中海丽江招商和山阳商城北区开发,着力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高端服务业。充分利用华融大厦、森一大厦、宏业商务中心、嘉隆国际等商务楼宇,坚持错位发展,集聚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地区总部经济,提高楼宇入驻率、企业注册率和税收贡献率。确保中关村在线e家科技馆建成投用,交易规模过百亿的“汽车后市场中关村在线产业互联网综合园区”开工建设,力争奥宇国家级孵化器入驻山阳。

产业集聚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10千伏变电站,完善供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为企业生产和项目入驻提供保障。加快项目建设。推动三利达产业园由单一制造向“生产+服务”新模式转变,建设集科研、生产、体验、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园区。推进焦作创新创业产业园、宁波齐心城市智慧家居、河南恒达自动化等项目开工建设。帮助福托光源、鼎力机械、柯如机械、荣格科贸等困难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兼并重组、转型升级,走出困境。加快推进巡返大庄园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承享生态园二期、卢亮沟户外出发营等项目。

(四)实施城市改造,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中心城区三年改造提升计划,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提升产业、人口集聚能力。

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我们将积极推进投资140亿元的城中村安置房建设,提升群众居住环境、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增加居民个人财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尽快完善前期手续,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设立城市改造基金,确保融资利率低、资金额度足、使用方法活的银行资金尽快到位,为城中村改造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积极对外推介,把实力强、信誉好的央企名企引进来,采用投资+施工总承包的模式高标准建设安置房。5月底前开工3个安置房回购项目,8月底前启动7个省定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2个安置小区。

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筹措资金12亿元,按时间节点完成70余万平方米的附着物征迁工作,确保中原路、黑臭水体整治、苏蔺水厂等重点工程按计划推进。建成恩阳路、站南东路,力争开工建设西经大道(城际铁路-人民路)、工字路(解放路-建设路)等道路。全面启动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改造提升工程。力争6月底前完成定和、新城两个办事处6个城中村1607户6243人的征迁。9月底前建成小庄安置小区1号、2号楼和恩村二街生产安置小区。3月份开工建设墙南村二期安置小区,5月份开工建设山阳区生产集中安置小区,6月份开工建设定和村生产安置小区,确保2018年11月底前全部建成。

(五)推动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深入推进投融资改革。优化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做大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引导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私募债券,引进股权投资,力争云台山医药股份公司新三板挂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进银企对接常态化,支持企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诚信至上、服务为本、创新探索、便捷高效”的工作思路,建设山阳金融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优势,以金融服务为核心,金融创新为引领,利益共享为纽带,为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服务。

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设立科技企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奖励基金,建立科技经费“拨改投”“拨改奖”机制。依托骨干企业,培育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合作,推进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支撑平台,继续推进新山阳商城、摩登街、一里洋场等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山阳创新、创业。

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活动,全面推行权力、责任和效率清单。探索试行“多证合一”,实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从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扎实推进财政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区、办财政体制,充分调动街道办事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加快财税智慧平台建设,实行税源网格化管理,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建立预决算公开平台,部门预决算统一公开。

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科学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明晰集体所有产权关系,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落实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六)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强力开展环境整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硬的措施,抓早、抓准、抓实,统筹开展好大气、水污染防治攻坚。开展清洁生产,推广清洁能源,推进电代煤、气代煤,全面完成清洁民用蜂窝煤推广使用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严厉的惩处,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油品、机动车、垃圾(秸秆)焚烧等治理工作,确保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一河一策、水陆统筹,实施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小张河、南水北调截洪沟等黑臭水体整治和水系建设。

抓好生态体系建设。巩固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成果,做好清理场地的开发、绿化美化工作。严格执行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加快生态环境修复,推进沿山公园游园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开工建设城东公园,加强城乡生态廊道、绿地建设,完成生态造林2000亩、抚育改造4000亩,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施旧村改造,利用乡村自然风光、田园景色、民俗民居等资源,建设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生态观光的特色小镇、宜居乡村。

强化城市规范管理。围绕构建大城管格局,强化市容秩序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市政设施提升,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人员力量向重点路段和社区、街面等一线倾斜,完善事中事后管理,打造一支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城管队伍,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建设一批规范化夜市、临时摊贩疏导区,消除店外经营、马路市场和乱搭乱挂等违规现象,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提供支撑。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满意度。坚持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时刻把改善民生责任扛在肩上,切实把惠民利民实事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强力实施教育名区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第二幼儿园重建和一批教学楼改扩建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积极引进知名民办高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吸引高端人群集聚。积极探索合作办学,紧紧围绕市场开发专业,增强办学活力,扩大招生规模,打造山阳职业教育品牌。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困难家庭救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制度的完全融合和有效运行。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方便群众就医。科学布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和社会办养老机构,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八)夯实基层基础,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是关键。推进“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政府依法治理和居民依法自治有效衔接的社区治理新机制。实施“互联网+社区服务”,建立完善挂牌上岗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办事。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着重提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生活质量。强化三级网格建设,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网络服务管理体系。围绕农村特点、村民需求,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探索农村社区创新治理的山阳模式,创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区。完成东焦作、万方桥等5个社区的改扩建工程。以“七五”普法为载体,加强法治宣传。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确保全区消防与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优化监管体制,提升监管水平。依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突出抓好矛盾纠纷化解调处,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深入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

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加强人防、统计、民族宗教等工作。

 

四、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区政府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面开展“质量、效率、法治”落实年活动,开拓创新、勇于攻坚,确保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积极主动作为。树立“哪里危重哪里去、哪里需要哪里去”的理念,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实干、苦干加巧干,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克服,快速推进各项工作。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部门负责人都要积极作为,勇于挑大梁、走前头、做示范。

(二)敢于创新担当。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深度分析、准确把握上级精神实质,密切联系辖区实际,打破常规,开拓创新,以新思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创新担当开展工作。弘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作风,大力倡导务实重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夯基础、增后劲、利长远上,把更大功夫下在解决问题、狠抓落实上。

(三)争创高标一流。树立争先意识,主动加压奋进。跳出山阳看山阳,把山阳的发展放在全市全省全国去定位,中心工作都追求高标准、高质量。破除按部就班、看摊守业的平庸观念,通过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胸襟,找标杆、找差距、找目标,想方设法提升发展层次和发展境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四)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法治政府实施纲要,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在解决遗留问题、消除稳定隐患上,出实招、下实劲,切实维护社会和经济发展大局的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虚心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五)始终廉政勤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管公共资金资产资源,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查违纪违规行为。完善问责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决打击不作为、乱作为,坚决整治庸政懒政怠政。

各位代表,新定位带来新机遇,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锁定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凝心聚力,综合施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全力打造城区发展新高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重要词语解释

 

1.一委一组一办一中心两公司:即区投融资委员会、区城市改造领导小组、区城市改造办公室、区土地收储服务中心、山阳城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焦作弘正置业公司。

2.六统一保:即统一规划、统一资源、统一测算、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统一安置、政府保底。

3.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即垃圾整治、废品整治、冶炼(土小)整治、堆料整治、涂装整治。

4.一个统领:即以城市改造提升为统领。

5.四项载体:即创新焦作的动力区、富裕焦作的核心区、美丽焦作的示范区、平安焦作的首善区。

6.一赛一节:即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云台山旅游节。

7.“四个一”项目部制分包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

8.“五包”责任制:即包项目手续、包项目融资、包项目施工环境、包项目进度质量、包项目竣工投产。

9.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0.“334”楼院协调治理模式:即依靠党政主导、居民主体和社会协同三种力量,实施“三上三下”“三步工作法”,构建共商共推、共筑共融、共创共管、共建共享四种机制,建设“四好”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