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4-25 08:29 信息来源:焦作山阳区人民政府

  ——2022年4月19日在山阳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山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郑小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也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其特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持续巩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守规矩、懂业务、真落实”等活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三五”顺利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综合实力实现历史跨越。五年来,我们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狠抓项目建设,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物质基础。截至2021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7亿元,较2017年翻一番还多,居五城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7年的5.6亿元增至2021年的15.4亿元,居五城区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五年稳居全市前列。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全区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增长,目前实有22852家,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

  二是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大力实施“引金入区”工程,辖区金融服务机构区域性总部占全市六成以上。成立商务楼宇发展联盟,全力打造“竖起来的产业园”,持续引导长江证券、品客网络、米高科技等253家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类企业向楼宇集聚。全省首家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开门营业,成为全市最大的电子电器主题购物中心;山阳潮街获批全市唯一“省级试点步行街”;特色商业区成功晋级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综合排名由全省第80位跃升至第16位。抢抓“百企退城”机遇,搬迁改造工业企业32家,腾退土地2400余亩。风神轮胎与倍耐力重组成为世界领先的工程胎供应商;汉河电缆获批省级智能工厂;三利达公司在疫情期间化危为机,全产业链研发、产销能力由世界第三跃升全球第一。2018、2019、2020年度我区连续三年荣获全市重点项目暨产业转型攻坚观摩先进单位,三产结构比由2017年的0.3∶30.8∶68.9调整为2021年的0.1∶28.2∶71.7,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三是创新驱动发展势头强劲。焦作市“改革创新奖”设立四年来,共获得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积极发挥金源企业服务中心、焦作科技创新综合体等平台作用,孵化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家。专利授权量从315个增至793个,年均增长25.9%。方舟新能源公司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功承办第六届“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焦作赛区比赛,维克托公司入选全国大赛500强。

  四是改革开放全面持续深化。持续推进投融资改革,弘正置业成为我市首家“AA”评级的县(区)级国有企业;出台《山阳区建筑业税收征管办法》,建筑企业就地法人化留税收、供应链服务建筑业上下游增税收等经验在全市推广;扎实开展农村“三清”整治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所有村(社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在全市首先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一站式受理解决“疑难杂症”,“山阳经验”在全市推广。全市首创“企业落地法人代表零见面”审批制度、首家推行“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模式,让“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创新实施“评诺合”机制,创造了海华医药物流园项目落地后2个月具备运营条件,联盟卫材项目8个月完成从签约落地到投产达效的“山阳速度”。在2020年全省首次全域性营商环境评价中,山阳区居全市城区第1位。举办“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山水富城·文武福地”等集中招商活动,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33个、“三新一高”项目13个,利用境外资金1.7亿美元,东锅城发、远大文化广场、国钛合金、弘阳家居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相继落地投产。

  五是城乡品质提升成效显著。强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探索出城中村改造的“山阳模式”。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停滞8年未完成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任务;一举完成中原路征迁,建成全市首条贯通城区南北的大动脉;强力推进黑臭水体集中攻坚治理,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投资6.95亿元,主动谋划实施26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4.3万余户群众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其中丰收社区作为城区唯一观摩点迎接全省百城提质观摩。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筹资2.1亿元,实施全部12个村污水管网接入城市主管网工程,一步到位解决改厕难题;将所有农村市场化清扫保洁纳入区财政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获五城区第一。作为城市创建的主阵地,迎检点位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助力我市以优异成绩摘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金字招牌”,展现出中心城区的责任与担当。

  六是生态环境治理扎实推进。全面开展“三散”治理,顺利完成“双替代”任务,全区PM2.5、PM10和优良天数连年实现“两降一升”。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瓮涧河整治被省水利厅作为全市唯一典型案例上报水利部;主动探索北山宕口生态修复难题,争取中央资金1.24亿元,完成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危废物及辐射管理,实现产危企业危废库存清零。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巡返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坚持把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极,积极打造高能级文旅,典礼学书历史文化展览馆、承享欢乐世界、巡返大庄园等项目串珠成链,形成近郊康养旅游新热点。

  七是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五年来,全区民生累计支出43.0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以上;全区新增就业超过2.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30471元,增加到2021年的39189元。城市低保标准由2017年的每人每年5640元提高到2021年的72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360元提高到4524元。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率超国家目标23.7个百分点,荣获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强化教育盟区建设,深化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河南省“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八是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区上下听令而行、闻令而动,用非常之举、施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力,用一个月时间就阻断了疫情扩散蔓延;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全面加强“五种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疫情应对水平;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果敢推进防汛救灾,动态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及时撤离危险地段群众,统筹化解群英河、山门河、瓮涧河等多处漫堤险情,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牢牢守住了防汛工作的“金标准”。探索“区块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新路径,打造了食品安全监管“山阳样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区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自2019年以来,我区非法集资案件累计结案销号18起,位居全市第一。成功发行全市第一支区级政府专项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取得重大成果。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党群360工作法”叫响全国。连续三年被评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县(市、区),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问题楼盘化解攻坚先进县(市、区),先后获得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十九大信访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无邪教创建先进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丰收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太行街道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过去五年,我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设,支持军队改革发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驻区部队、预备役人员、民兵为地方发展作出新贡献,“双拥”工作持续深化。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侨务、统计、史志、地震、社科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回首过去的五年,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办好山阳的事情,根本在于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付诸行动,创造性地推动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不断提高谋划发展、制定举措、推进工作、善抓落实的能力。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全部工作,坚定走好共同富裕之路。关键在于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用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改革精神、创新办法、市场机制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关键在于能力作风锻造,强化结果导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担当负责,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定向、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最关键在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最直接在于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在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区部队、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山阳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优,能耗水平仍然较高,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增长动力不足,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及时弥补传统产业下拉影响;风险隐患还未彻底根除,企业风险、金融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等都不容忽视;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安全生产、公共安全水平仍需提升。对此,我们一定勇于担当,切实解决,不负人民重托。

  二、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方位推动山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我区未来五年的发展找准方向。

  从宏观形势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正在校正着产业发展新方向、带动着新的技术进步,推动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特别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背景下,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正在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每个地区都有可能改变原有梯次转移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弯道超车、走在发展前列。对此,我们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唯此方能赢得主动、行稳致远。

  从自身优势看:当前全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持续显现,新时期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在山阳区叠加成势,我区交通区位、金融环境、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等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五年来的创新实践、攻坚克难,让我们具备了新型城镇化的先发优势、现代城市经济率先发力的良好态势,加之持续净流入的人口红利、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优势;特别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争先创优的氛围愈发浓厚,更加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底气和信心。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握大局大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交上一份不辱使命、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从当前发展要求看: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区域竞争力吸引力还不够强等,仍然是我们发展的最大短板。迫切需要下更大功夫推进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提升“三新一高”等现代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下更大功夫培育产业生态、创新生态,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招大引强,集聚发展动能;下更大功夫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全面推进山阳改革发展各项事业阔步前进,吹响迈向现代化的奋进号角。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牢牢把握中心城区功能定位,勇于创新、务实重干,围绕中心城区起高峰,不断补短板、蓄后劲,锻长板、创特色,着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山阳得到更富创造性地落实,持续巩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山阳。

  未来五年,必须奋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全区经济总量达到300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基本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改革创新得到新提升。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持续激发,研发投入强度达2.5%以上、走在全市前列。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家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0%以上。

  ——文旅融合实现新突破。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山水南太行·休闲在山阳”的品牌更加响亮,城区知名度、亲和度、美誉度明显提升,为全市打造“山水富城·文武福地”贡献山阳力量。

  ——城乡品质获得新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5%左右。

  ——生态治理取得新进步。严格生态环保监管,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减少面源污染,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抢抓“双碳”机遇,蓄积碳汇增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色”成为山阳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增速居全市前列。就业再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全面,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群众幸福指数跑赢经济增长指数,共同富裕走在全市前列。

  各位代表,省委、市委明确了“两个确保”和“1353”的总体发展思路,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对标对表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持续巩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键。一是始终胸怀全局。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前瞻30年、谋划15年、做实近5年,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站位山阳发展全局,站在对历史和人民极端负责的高度干事创业。二是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速度与质量,统筹当下与未来,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助力全市走焦作特色高质量发展新路。三是保持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锚定目标、抢抓机遇,不犹豫迟疑、不迷失方向、不骛于虚声、不冲动冒进,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四是持续解放思想。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摆脱惯性思维、路径依赖,追求卓越、入局竞争,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心态,敢同强的比、勇向高的攀、善跟快的赛,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一切障碍。五是勇于担当作为。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焦作精神,弘扬“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的焦作新风,以实干立身、拿实绩说话,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论英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山阳新征程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三、2022年重点工作

  今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十届二次全会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继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城镇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CPI涨幅、节能减排等完成市控目标。以上目标的设定,充分考虑了我区的优势和潜能,估计了困难和挑战,衔接了规划和战略,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是积极的、有为的,同时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完成。

  围绕以上目标,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精准施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持续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强力推进“双百”工程,聚焦产业转型、“两新一重”、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抓紧抓实100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市计划盘子,确保全年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2个以上,“三个一批”储备项目数量保持在开工项目的3倍以上。

  着力强化助企纾困。以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实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县级干部分包全覆盖,对“有前景、有困难”的“两有”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健全企业诉求周调度机制,完善提升政银企对接机制,常态化开展产销对接、成果转化等活动,“点办理、批处理”解决共性问题,一企一策解决个性诉求,确保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率达到95%以上。严格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建立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平台。积极争取上级纾困基金支持,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发行企业债11亿元以上;举办政银企对接会10场,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贷款50亿元以上。

  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0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构建中小企业成长全周期培育体系。

  推进消费扩容升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时尚消费,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经济、夜经济。分阶段精准投放消费券,开展特色促销活动,刺激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商品消费。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加快“一轴一带”建设,强化丹尼斯、山阳潮街商圈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消费核心区。引导商场、超市、餐饮企业、农贸市场等传统商家,探索“互联网+流通”“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短视频”等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完善农村寄递物流配送体系,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二)强化创新引领,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培育创新主体。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壮大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重点培育焦煤集团、三利达、联盟卫材等7家企业纳入全市“2122”大企业集团培育对象,筛选福瑞堂、晶锐光电、维克托等8家企业进入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种子库,加快形成以创新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体系。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紧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7%以上的目标,建立帮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引导、支持和帮助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搭建创新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机构,加强与中科院天津分所、西安交大国家级成果技术转化中心的联系对接,力促焦作中科智能物联技术产业研究院、西安交大国家级成果技术转化焦作分中心项目尽快落地;做强科技创新综合体、金源企业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在技术、信息、人才、项目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打造创新生态。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激励机制,探索简便实用的评价制度、规范和流程,加快新兴领域重大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加强财政科技投入统筹,把科技投入列为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建立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揭榜挂帅”、首席专家等机制,为企业与高校精准对接、牵线搭桥;加大产学研合作和重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人才、金融、土地、数据要素汇聚,为科技人员提供最优质的竞技场;引育创新人才,实施一流人才生态建设,强力开展招才引智、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等专项行动,建立人才服务一条龙体系。

  (三)聚力产业发展,跑出弯道超车加速度

  提质发展传统产业。深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今年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0个,其中“四化改造”项目不少于20个,重点推进神华重机、汉河电缆等企业提质升级,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大培育引进力度,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扩规上档,依托东锅城发、科瑞斯博等企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加快布局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大“引金入区”力度,加快发展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鼓励丹尼斯、京东电器、弘阳家居抱团合作、联合促销;引导山阳潮街、壹里洋场、大世界金街等消费平台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努力培育一批“夜娱焦作”“夜购焦作”高端品牌。

  融合发展文旅文创。出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启动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奥特莱斯文商旅小镇、中轴·时代印记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深挖山阳工业遗址和历史文化资源,强力推进陶圣源文化创意园、典礼学书历史文化展览馆、恩州驿古街等项目实施;依托太极体育中心、北部浅山等资源,推动体育与旅游、康养等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黄龙山登山步道、黄龙山体育公园建设,将巡返、卢亮沟、庙河等九沟十岭串珠成链,拉深北部浅山康养旅游产业链,打造南太行康养体验游基地。

  加快发展数字产业。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数字山阳建设,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基站200个。制定区块链建设专项方案并积极推进。加强数字化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智能化水平。

  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顺应居民高品质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持续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本地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更大力度简政放权,全面清理权责清单,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证照分离、多报合一等改革;充分利用“豫事办”“焦我办”APP,实现更多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可办;加快实施“民呼必应、接诉即办”行动,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增加便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区属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提高市场化盈利能力,将平台公司打造为区政府谋划实施项目的重要依托及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国有公司的管理集团化、运营市场化、业务专业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资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发展“资源开发型”“合作共赢型”等多种集体经济模式。

  持续扩大开放招商突出招商重点。以先进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两个主导产业为依托,动态制定招商图谱和路线图,开展项目化、精准化、精细化招商,推动米高网络、东锅城发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产业集群。创新招商方式。探索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加大弘正置业、山阳投资等平台对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以股权投资方式参与项目招商,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效结合,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推动全区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委托招商模式,深入考察谷川联行、上海东方龙等知名中介的招商运营模式,使招商引资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形成以企招商、以企带商、招一企带一片的连锁效应和集群效应。提高招商实效。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全员搜信息、专班抓推进,以项目看发展、以实绩论英雄。引进“三新一高”企业10家以上,签约总投资100亿元以上。

  (五)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软实力

  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持续开展“四减一优”行动,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大幅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优化再造办事流程、业务流程、审批流程,实现工程建设全流程审批时间不超过60天。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力争做到让企业“拿地即开工”。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实行“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

  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全面清理各种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工作协调机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数字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企业健康成长环境。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全面保护企业权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用分类评级制度和诚信“红黑榜”制度,对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惩戒,加快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诚信环境。

  (六)再造发展优势,强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做强先进制造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招引落地一批投资体量大、税收贡献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积极对接阿凡达机器人、深能“光伏+”综合利用等项目。努力发展更多高潜质、成长型的“专精特新”企业,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提高科技含量,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和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打造发展平台。抢抓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政策机遇,加快集聚区整合、扩区、调规、改制,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特色优势鲜明、发展动能强劲的集聚区发展新局面。深入实施“管委会+公司”的管理模式,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产品市场化,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竞争力。

  培育龙头企业。以智能制造为引领,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以风神轮胎、神华重机为重点,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以平舒铝业、科瑞斯博为抓手,积极扩大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依托联盟卫材,大力发展医用敷料、医疗器械产业,打造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集群。稳步推进国钛合金技术化改造、中晶水泥绿色化改造等14个总投资40.13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实现质和量的倍增。

  (七)融合城乡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完成文渊路、恩荣路、规划四路等道路建设,完成光亚新村瓮涧河桥重建和辖区1000个窨井盖整治任务;完成区管道路、背街小巷绿化任务,因地制宜建设立体绿化和口袋公园等微景观28处;加快安置房建设,确保南水北调征迁群众生活安置全面完成、66栋棚改安置房全部建成交付;推进常宏社区、墙北二期棚户区征迁改造;持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行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1个。筑牢城乡安全网。更加重视“里子工程”、建设韧性城市,推进城市发展向内涵式转变提升。完成1000个窨井盖整治任务;加快瓮涧河、山门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和蓝线内违建拆除,提高城市河道行洪能力;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基本消除城区易涝点。助力全市争创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推进治理智慧化。积极推进数字化城管平台向智慧城管升级,并与市城管平台互联互通;全面推进智慧物业发展,推进小区停车服务、流动人员管理等智慧化应用,培育一批智慧化物业小区样板。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按照“规划先行、谋定后动”的原则,统筹考虑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完成桶张河、李贵作等7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的评审报批。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三年行动”,重点推进巡返、中马、桶张河等示范村创建,打造6个特色精品村,推动八成以上行政村基本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系统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治理;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营机制,优化收运处置设施和服务布局。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实施“气化乡村”工程,新增农村天然气用户1500户,行政村居民气化率达到61%以上;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路网体系。深化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持续发挥新乡贤在项目引进、资金回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倡树文明乡风,大力开展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

  (八)聚焦绿色低碳,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消除重污染天气,推进臭氧污染防治,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推动PM2.5、PM10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持续提升。深入实施“河长+”改革,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确保水质稳定提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统筹地上地下协同治理,让土地净美、安全可控。持续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生态保护排查整治,切实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健全部门会商联审机制,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提高能源利用效能,推进高耗能行业绿色化改造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坚决实施煤耗、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积极推进垃圾分类、“限塑”行动,倡导绿色生活,加大绿色低碳出行宣传力度,引导公众主动选择低碳出行方式,推广绿色低碳产品。

  着力构建绿色屏障。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实施生态廊道提质工程,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面积和积蓄量,提高林业生态承载能力;建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三线一单”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

  (九)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在发展中改善民生

  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技能人才竞赛成长计划,新增技能人才2400人、高技能人才700人;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310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养老、工伤、失业、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医疗保险常住人口参保率达到95%以上。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抓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实,着力实现“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探索盟区管理模式,带动全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大力推进万方中学、富康路小学等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强化“双减”工作和五项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校园矛盾隐患排查,坚决杜绝“校园霸凌”事件,确保校园安全。

  深入推进健康山阳建设。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为契机,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扎实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强“两癌”“两筛”检查力度,进一步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示范中医馆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山阳文化创作,创造更多精品力作;加快推进区级公共文化场馆和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构建“10分钟文化生活圈”;优化“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平台,办好“文化进万家”系列惠民活动,让群众更有效、更公平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继续办好十项重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十)树牢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扎紧“四个口袋”,压实“四方”责任,筑牢防范疫情输入防线。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强化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管控和“五种能力”建设;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加快构建免疫屏障,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

  提升防灾救灾减灾能力。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针对防汛救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城市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预案,建立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持续充实基层应急队伍力量,加强培训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落实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和主体责任。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深化危险化学品、消防、燃气、老旧建筑等重点领域系统治理,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创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抓好风险处置工作。正确处理维护金融秩序与激发社会活力的关系,依法保护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加快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持续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治理,一企一策化解企业债务。守住政府债务风险底线,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变相举债行为,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积极稳妥推进问题楼盘处置化解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深化拓展“党群360工作法”,全面推行“1421红色物业”创建,推动基层组织自治、法治、德治、数治高效融合,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加强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化“三零”创建,不断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国防教育、民兵建设、“双拥”共建等工作,提升应战应急能力,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人防、地震、史志、残疾人工作、慈善事业等再上新台阶。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切实加强政治建设。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把握“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严格落实依法行政。深入贯彻《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助推法治山阳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人大及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对重点工作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的审计监督。

  (三)不断深化作风建设。以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以“钉钉子”精神抓执行保落地。做到沉到底发现问题、静下来研究政策、出真招破解难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改进文风会风,切实为基层减负。

  (四)全面打造廉洁政府。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有关要求。严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务实重干,全力推动山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