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故城简介
发布日期:2020-07-27 16:36 信息来源:文旅局

山阳故城遗址位于山阳区新城办事处墙南村,城墙周长约5000米,面积近 300 万平方米。该遗址始建于战国时期,是以汉代遗存为主的古城址。从汉代到东魏一直为山阳县冶所,东汉为山阳城鼎盛时期,至魏王曹丕废汉献帝封其为山阳公,山阳城为食邑面闻名。

      山阳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约5000米,现存城墙大部分高出地面,目前西城墙、北城墙、东城墙保存较好,南城墙破坏严重,基本不存,故城遗址的平面形状呈不规则方形,北城墙长1850米,时断时续,遗址明显,东城墙长1350米,西城墙长1000米,南城墙遗址残缺成都较大,西城墙段保存最好。城墙高出地面4—6米,为层层夯土夯筑而成,每次厚10—15公分,夯窝明显。根据勘探,山阳故城城垣底部宽在60—65米之间,为我国县级最宽底部古城墙。城墙东、西、北面多为汉代墓群,出土有汉代“山阳”铭文陶罐、陶仓楼等珍贵文物。

       2006年山阳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