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作村
发布日期:2020-11-23 10:47 信息来源:《厚重山阳》

  马作村

  马作(现焦作市山阳区光亚公司),也叫“马家作”,因姓马者开设作坊而得名。

  据传说马家作的前身叫做冯马作,原因是马姓犯法被捕,为了避免官究灭口,将“马”字旁边加了两点,称为“冯马作”。约在唐末或北宋年间,由于此地战乱,冯姓无人,故改称“马家作”。但当地人又有一种传说,并有碑文记载:早在我国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以前就已有姓马者以铸铁为业,并开设作坊经营,故称之为“马家作”,看来这是比较可信的。

  清初又出现了一个“后马家作”。原因是明朝初期,由山西洪洞县王姓迁到此地居住,并以锻铁为业,据民国二十八年该村《王氏宗谱》序文中有“王氏自元明之际,迁河南修武之马作,凡二十七世、六百余年”。现经实地考察表明: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时,原在马作的北端。早年,马作的南北两端各有一座七尺高的砖塔,但北塔有顶,南塔无顶,两塔相距仅二里,中间有村相隔,王姓原住北塔以南,塔上刻有王姓始祖“爷爷王普宋之塔”(塔的遗址在今焦作矿山机械厂东端)。塔下原有一座山神庙,其石碑上写有该村村名“安信乡洪枣村”。考证“洪枣”二字的原意是:“洪”字取“洪洞”,“枣”字指山西人的话音“枣”,至今仍有人称山西为“山西小枣”,由此证明,王姓虽迁居此地,但仍不忘故乡,表明是来自洪洞县的山西人。安信乡,在明代属修武,该乡包括有洪枣村、周庄和岗庄等。

  清代洪枣村改为“后马作村”。后来,前马家作又分为东前马家作和西前马家作,民国年间到解放前夕,前马家作仍为一道东西方向的街道,分别称为“前街”和“后街”。人们为了将村名读得顺,故将前、后马家作的“家”略省,称为前、后马作,现简称“马作”。

  公元1931年,前马作有15户,男76人,女74人,共150口人;后马作共73户,男250人,女281人,共531人。王姓居于首位,共有48户,人口达356人,其余人口为郭姓和田姓。

  如今,由于城市的发展,马作村村民都转为城市户口,马村由农村变为城区,更名为光亚公司,属焦作市山阳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