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山阳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山阳区委书记李建超作了《铸就“三区”打造“四地”奋力谱写山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对九届区委五年工作的总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提出的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了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贯彻了市委对山阳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符合山阳实际,反映了全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截至2020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较2016年将近翻一番,突破200亿大关,居五城区第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6年底的五城区第3升至五城区第1,在全省城区由第37位跃升至第1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11个县(市)区第1,第三产业占比达到70%。
五年来,产业转型成效显著。推行“首席服务官”和“四个一”项目部制,持续引导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心、品客网络、米高科技等269家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类企业向楼宇集聚,金融业纳税额由原来的1500万元跃升至2020年底的1.3亿元,特色商业区成功晋级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综合排名由全省第80位跃升至第16位。
五年来,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先后完成涉及14个村、500余万平方米的大棚户区征迁工作,在高铁片区和中原路两侧腾出黄金地块6000余亩。投资6.95亿元主动谋划实施惠及4.3万户的辖区全部251个老旧小区改造。自筹资金2.1亿元,实施全部12个村污水接入城市主管网工程,将所有农村市场化清扫保洁纳入区财政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获五城区第一。
五年来,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制定出台了“优于江浙沪、引领中西部”的优惠政策体系,孵化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家。目前,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专利授权量从315个增至793个,年均增长25.9%。研究出台了《山阳区建筑业税收征管办法》,建筑企业就地法人化留税收、供应链服务建筑业上下游增税收等经验在全市推广。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村(社区)全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五年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40.22亿元,34个城市社区和12个千人以上建制村在全市率先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创新实施家庭医生“小房子”模式,争取中央资金1.24亿元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大头落地,瓮涧河整治被省水利厅作为全市唯一典型案例上报国家水利部,全区PM2.5、PM10和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
五年来,风险隐患全面防控。果断阻击新冠疫情,果敢推进防汛救灾,保持大局和谐稳定。2020年公众安全感全省排名第35位,较2016年上升48位,居全市城区第一。
五年来,基层基础更加牢固。构建全方位党群深度融合的社区治理体系“党群360工作法”,荣获河南省优秀改革成果奖,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和央视《新闻直播间》等媒体报道,代表河南省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大会作经验介绍。通过“五星创建”建强农村党组织,巡返村《党建领航促发展乡村治理谱新章》入选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冬香好妈妈工作站”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中心城区功能定位,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围绕铸就“三区”,打造“四地”,不断补短板、蓄后劲,锻长板、创特色,着力提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山阳得到更富创造性地落实,持续巩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建成“商旅居游总相宜”的美丽山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贡献山阳力量。
(一)突出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紧盯商务服务、环保节能等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强力实施“2+4”项目推进机制,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以“三个一批”活动为契机,系统谋划产业链、科学布局创新链,推动形成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
(二)突出改革创新,打造一流发展环境。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山阳改革意识更强化、创新活力更强盛、发展势头更强劲。
(三)突出城市更新,推进城区品质提质增速。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整体推进空间优化、功能重构、品质提升,在更高水平上加快城区现代化、全域城镇化,形成区域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四)突出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强大精神合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五)突出民生改善,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不断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增强中心城区吸引力。
(六)突出法治建设,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山阳,让山阳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山阳区九届区委主要荣誉榜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
★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最具投资价值先进区
★全省优秀金融生态区
★全省国企改革攻坚战先进单位
★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全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
★全省免疫规划标准化建设先进区
★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十九大信访稳定工作先进集体
★全省无邪教创建先进示范区★全省问题楼盘化解攻坚先进单位
★省级文化工作先进区
★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
★特色商业区被评为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
★“党群360工作法”荣获2020年度河南省优秀改革成果奖,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和央视报道,代表河南省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大会作经验介绍
★全市“改革创新奖”设立四年来,山阳区获得二等奖1次、一等奖3次。城中村改造“山阳模式”荣获焦作市2017年度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党群360工作法”荣获焦作市2018年度工作改革创新二等奖;老旧小区“五改”工作荣获焦作市2019年度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培育‘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焦作市2020年度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
★运用信息系统开展政治素质测评案例入选中组部《干部政治素质考核案例选编》
★2020年公众安全感全省排名第35位,较2016年上升48位,居全市城区第一
★“三官两员一律”经验被录入《2020年河南治理发展报告》蓝皮书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获五城区第一
★“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先后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被省委组织部授予河南省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巡返村《党建领航促发展乡村治理谱新章》入选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